盧望嶼(1896—1951),,又名治東,,出生于興化鄉(xiāng)(今黃甲嶺鄉(xiāng))瓦屋下村,。
1913年前,,盧在家讀私塾兼放牛,、砍柴,,1914年考入永明縣立高小,,1918年7月進入湖南第十三聯(lián)合中學就讀,1922年6月轉(zhuǎn)入湖南平民大學預科班學習兩年,,1924年9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二期,,并加入國民黨,自此從戎從政,。盧在長沙求學期間,,受五四運動的影響,參加過反帝,、反封建活動,,擔任《中華日報》編輯半年,曾當選湖南學生聯(lián)合會代表,,跟毛澤東,、夏曦等人從事學生愛國活動。
1925年初,,盧望嶼參加第一次討伐陳炯明的東征和廣州平叛,。同年夏,黃埔軍校師生分裂為孫文主義學會(反共,、反革命組織)和中國青年軍人聯(lián)合會(共產(chǎn)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組織)兩派,,盧加入青年軍人聯(lián)合會。10月,,盧從黃埔軍校畢業(yè),,任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宣傳科長,繼任國民革命軍教導師二團副團長,,隨師北伐孫傳芳,。
1927年4月,蔣介石叛變革命,,革命處于低潮,。盧由廣東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閑居,,靜觀事態(tài)發(fā)展。
1929年4月,,盧望嶼由國民黨武漢衛(wèi)戌司令魯滌平保薦,,任該部憲兵團長。
1930年,,盧因與共產(chǎn)黨員余灑度通信,,被蔣介石電令押解到南京禁閉3日,考查一個月,,經(jīng)同學陳純道等人擔保才恢復自由,,繼任第四十五師暫編第二團團長,,“討伐”馮玉祥戰(zhàn)事結(jié)束后被免職。
1932年1 1月,,由師長李默庵保薦,先后任該師新兵訓練處處長和五十九團團長,,并于次年2月參加國民黨第四次“圍剿”紅軍,。6月,再次被蔣介石電令免職,,回縣閑住半年多,。
1947年初,盧由程潛介紹任國民黨社會部勞動局義務勞動高級人員訓練班大隊長,,7月加入三青團,。同時,填寫“國民大會代表候選人提名表”,,請程潛,、賀衷寒、魯宗教等人簽章介紹,,寄到南京國民黨中央黨部,,被圈定為湖南永明區(qū)域“國大”代表。1948年赴南京參加國民大會,。會后,,蔣介石為酬謝、收買“國民代表”,,組建“戡亂建國委員會”,,盧被聘為委員,并任陸軍少將職,。
1949年5月,,程潛派盧望嶼回永明任縣長,并配他1個營的槍彈裝備,,回永明組建部隊,。臨行,程潛囑咐盧說:“國民黨已到了末路,,自救救人是我們的責任,,好好掌握湘掛邊區(qū)各縣,聽我的命令,?!北R回到永明后,恪遵程潛囑托,,自救救人,。1949年11月,,盧率部起義投誠,開赴道縣接受改編,,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湖南省永州專區(qū)第二縱隊司令部高參兼干部大隊長,。不久,盧調(diào)人中南軍政大學湖南分校學習,,1951年11月被遣回永明判處死刑,,時年55歲。1983年,,經(jīng)縣人民法院,、縣委統(tǒng)戰(zhàn)部、縣委落實政策領(lǐng)導小組聯(lián)合復查落實,,撤銷原判,,恢復其起義投誠人員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