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峒峒標
瑤胞尋根千家峒,九洲內(nèi)外共心聲。
先祖源流傳后世,,溯本追源有指針,。
我國南方各省(區(qū))和遠遷至東南亞,、歐美的瑤胞都保存了一份手抄千家峒古文獻,,他們因此世代尋找千家峒故地,。經(jīng)瑤學專家的考察認定,瑤族故地千家峒就在江永縣境內(nèi),,以今天千家峒瑤族鄉(xiāng)為中心的江永,、道縣,、灌陽三縣交界之地,。
千家峒大泊水
千家峒,曾是12姓瑤民的祖居地,,是流傳于民間的瑤族發(fā)祥地,。元大德九年(1305),千家峒瑤民因官府重兵用剩被迫外逃,。中國南方各?。▍^(qū))和遠遷至東南亞、歐美的瑤胞都保存了一份手抄千家明古文獻 《千家峒源流記》,,他們因此世代尋找千家峒故地,,千家峒成為瑤族的精神家園。2002年11月,,湘黔桂三?。▍^(qū))十縣(市)第六屆南嶺瑤族盤王節(jié)暨江永女書國際研討會在江永舉行。來自美國,、日本,、法國,、英國、澳大利亞及中國的北京,、上海,、云南、福建,、廣西,、廣東、湖北,、貴州,、臺灣等地的國內(nèi)外瑤學專家、學者代表40多名,,參加“南嶺瑤族地區(qū)旅游資源開發(fā)與瑤族經(jīng)濟及發(fā)展”為主題的瑤學研討會,,確定江永千家峒為“瑤族古都”,提出構(gòu)建瑤族尋根文化的框架,。千家峒人口離縣城5.5千米,。千家峒由上、中,、下峒三個盆地組成,,總面積200平方千米。崇山峻嶺,,平均海拔千米,,有5300公頃原始次生林,僅有 “穿巖” 唯一通道,;境內(nèi)山幽,、林深、洞奇,、瀑美,、泉溫,瑤族風情濃厚,。這里至今保存著“盤王廟”“盤宅妹墓”“平王廟” 等瑤族歷史文化古跡,,流傳著神奇動人的民間傳說。鳥山,、白鵝山,、白鵝洞、雙塘映月,、馬山,、狗頭巖、大泊水瀑布,、金童放牧,、天女散花,、三峰霽雪、仙人橋等自然景觀更是迷人,,宛若仙境,,被喻為瑤族的“桃花源”。